经历了夏日骄阳和空调的肆虐,转瞬又迎来了秋风的张扬。近期,城区各大医院眼科,很多患者反映都不同程度出现了眼干、眼涩的症状,有的甚至出现畏光、迎风流泪等症状。对此,咸宁爱尔眼科医院综合眼病科主任刘五洲表示,人的眼表有一层薄薄的泪膜,它能使眼睛保持湿润,并帮助人们获得更清晰的视野。正常情况下,泪膜会保持动态平衡,但当泪液分泌不足或蒸发过多时,干眼症就会找上门来。
■干眼症:不仅仅是眼睛干
家住温泉潜山路的王女士就是其中之一。所不同的是,王女士的眼睛表现的症状不仅仅是白天干涩和不适感,就连第二天早晨醒来,闭着眼也感觉眼珠子在干涩的眼眶中打转,这让她深感不安,连忙到咸宁爱尔眼科医院进行诊疗。刘五洲接诊后,立即为王女士完善了相关眼部检查,并询问了她的既往病史,最终确定王女士患上了干眼症。
在得知长时间注视电子屏幕,人们的眨眼次数减少,眼表暴露增多,会使泪液蒸发过快,长时间用眼还会导致睑板腺功能障碍,使泪膜中的脂质减少,进一步加速泪液蒸发,电子屏幕发出的光会对眼部产生刺激,长时间累积会使眼表细胞遭到损害,从而导致泪膜的稳定性进一步下降时,刘女士对自己缺乏眼科知识,过度用眼后悔不已。
■注意:这些人群易患干眼症
“每天使用3小时以上的电脑、手机、游戏机的社会青年,极易导致干眼症的发生。”刘五洲指出,除此之外,中老年人;驾驶员;患有类风湿性关节炎、糖尿病、甲状腺异常、哮喘、白内障、青光眼等疾病的人群;因使用药物使泪液分泌减少,或某些滥用眼药水的人群;长期佩戴美瞳的人群以及长期待在空气不流通、粉尘多烟雾多的场所,长时间吹空调或者气候干燥等人群均易引发干眼。
刘五洲表示,相较青年人,65岁以上的人群患病率更高,随着年龄的增长,身体机能衰退,睑板腺功能降低,泪液分泌功能减弱,更容易得干眼症。
■提醒:眼干时勿滥用眼药水
刘五洲指出,很多患者认为干眼症就是泪水少,点眼药水就行。这是不对的。正常人的健康泪液并不仅仅有水液层,还有脂质层和黏蛋白层,这些成分的异常,或更多因素的混杂失常,都可能引发干眼症。如脂质缺乏型干眼,是指原本睑板腺分泌的“油”分布在水液层的表面,有效减少水液蒸发,当睑板腺分泌油脂功能受损,会导致泪液蒸发过强,此时,单纯滴眼药水、当下感受到湿润,对治疗并没有多大意义,且不对症的眼药可能破坏脂质层、角结膜细胞等,从而加重病情。
刘五洲表示,干眼症确确实实常见,但这并不代表问题就不大。干眼症早期感受到的眼干、眼痒、眼涩、眼疲劳等,也属于生活中容易遇到的眼部不适,但对于干眼症来说,感受到这些不适的时候,虽然正常生活暂未受到很大影响,眼部却大概率已经产生了睑板腺功能障碍、结膜炎症等轻度损害。此时,如果任其发展或随意滥用药物,病情非但不能好转,反而可能加剧出现角膜炎、角膜溃疡、角膜穿孔、睑板腺萎缩等。所以应当及时求助医生来进行干眼症的判断和治疗。只有医生和患者共同努力,纠正习惯、治疗病因,尽早地进入治疗阶段,遵照医嘱,才能缓解病情。
■对策:“七步诊治法”疏通睑板腺
刘五洲称,轻微的干眼可以通过改善用眼环境和用眼习惯,比如在办公室放一个加湿器,每用眼40-50分钟休息一会儿,有意识地多眨眨眼睛等来进行缓解。但是如果一直没有好转,建议还是到专业眼科医院寻求帮助。
爱尔干眼门诊的“七步诊治法”,从全面检查是否干眼,到评估干眼类型、排查干眼原因,再到针对不同的干眼病情定制不同的治疗方法,到治疗后定期提供咨询回访辅助治疗,为干眼症患者提供一个系统、详细的干眼症治疗方法。如水液缺乏性干眼在治疗上只需要给眼睛补水就行。蒸发过强型干眼是由于睑板腺功能障碍或者慢性睑板腺炎、睑缘炎等,导致泪液的脂质层分泌不足或异常引起蒸发增加,此时可结合雾化、睑板腺按摩、冷热敷等为一体的干眼“SPA”诊疗方案进行治疗。对于睑板腺萎缩严重的患者,可在干眼“SPA”的基础上,通过强脉冲光波加热睑板腺,溶解陈旧及顽固睑脂,促进睑脂通过按摩排出,达到疏通睑板腺,缓解干眼的目的。他提醒干眼患者,上述治疗方案均应在专业眼科医生的指导下进行,切勿盲目就医,耽误病情。
(记者 夏咸芳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