咸宁网讯 记者李嘉、通讯员金锋报道:近日,通城县人民医院组织急诊科开展了一场防溺水应急实战演练,旨在检验急救能力,优化救援流程,为全力保障群众生命安全夯实基础。
演练模拟现场,急诊科接到120报警:一名溺水患者经现场初步心肺复苏后,仍意识不清,生命体征微弱。
医护团队迅速携带急救设备出诊,抵达现场,医生评估患者面色苍白、口唇紫绀、呼吸心跳微弱,立即清理呼吸道,持续心肺复苏。护士默契配合,连接心电监护仪,急报:“心率30次/分,血压测不出,血氧50%。”
医生果断下达抢救用药医嘱,护士复述后执行并操作简易呼吸器辅助呼吸。经紧张施救,患者生命体征稍平稳,被快速转运至医院。
入院后,医生立即气管插管连接呼吸机,下达急查心电图、血气分析等指令。护士团队高效执行操作,患者最终生命体征稳定,转送重症医学科。
演练结束,该院急诊团队即刻复盘总结,并制定后续细化规范,优化急救流程,压缩抢救时间窗,确保实战救援更高效,切实守护人民生命健康。
专家提醒,溺水急救,预防为先。重点加强对儿童及青少年的水域风险教育,强化安全意识。游泳务必选择配备专业救生员的正规泳池,严禁前往河流、湖泊、水库等危险水域;下水前必须做好热身运动,评估自身身体状况,不适切勿下水。家长或监护人必须对儿童进行“近距离、不间断、不分心”的看护,尤其在近水区域。
科学施救,抓住黄金时间。发现溺水,立即行动,大声呼救,第一时间拨打120,利用救生圈、长杆、绳索等工具给溺水者施救。
若需下水救人,务必从背后或侧方接近,托住其头部使口鼻露出水面,严防被缠抱。将溺水者救上岸后,迅速清理其口鼻中的污泥、水草等异物,将其头部偏向一侧,利于分泌物排出。
若溺水者意识丧失、呼吸心跳停止,立即开始心肺复苏,让患者仰卧于硬质平面,施救者双掌交叠,掌根置于患者两乳头连线中点,垂直向下用力、快速按压,深度≥5厘米,频率≥100次/分钟。每按压30次,进行2次人工呼吸,持续进行,直至专业救援人员到达或患者恢复自主呼吸心跳。